厭氧顆粒污泥生產(chǎn)的九大影響因素
發(fā)布時間:
2025-01-10
顆粒污泥技術具有污泥量大,沉降速度快,微生物種類豐富,抗有機負荷沖擊能力強和具有良好的有毒、重金屬污染物去除等優(yōu)點,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研究。目前人們已初步掌握了培養(yǎng)顆粒污泥的基本條件,但其形成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對影響污泥顆?;囊蛩氐倪M行探討,希望為污泥顆粒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個參考。
1、基質(zhì)
培養(yǎng)顆粒污泥首先對基質(zhì)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的,在培養(yǎng)顆粒污泥的基質(zhì)中COD:N:P=110——200:5:1.而有機廢液的基質(zhì)可分為偏碳水化合物類和偏蛋白質(zhì)類。為了能順利培養(yǎng)出顆粒污泥,對于偏碳水化合物類的污水需要添加N和P.而對于偏蛋白質(zhì)類的污水需要添加碳源(如葡萄糖等)。有學者研究表明,不添加碳源,顆粒污泥的形成較為困難可見,適當比例的碳源對促成顆粒污泥形成是必要的。
2、溫度
廢水中的厭氧處理主要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來達到處理的目的,不同微生物的生長需要不同的溫度范圍。溫度稍有幾度的差別,就可在兩類主要種群之間造成不平衡。因此,溫度對顆粒污泥的培養(yǎng)很重要。顆粒污泥在低溫(15——25℃)、中溫(30——40℃)和高溫(50——60℃)都有過成功的經(jīng)驗。一般的,高溫較中溫的培養(yǎng)時間短,但由于高溫下NH3與某些化合物混合毒性會增加,因而導致其應用上受一定的限制;中溫一般控制在35℃左右,在其它條件適當?shù)那闆r下,經(jīng)1——3個月可成功的培養(yǎng)出顆粒污泥;低溫下培養(yǎng)顆粒污泥的研究較少,但有文獻報道在使用顆粒污泥低溫馴化后處理底濃度制藥廢水的實驗中,COD的去處率達90%,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因而低溫培養(yǎng)顆粒污泥將是今后的研究的重點之一。
3、pH值
厭氧處理過程中,水解產(chǎn)酸菌對pH值有較大的適應范圍,而產(chǎn)甲烷菌則對pH值的變化敏感,其最適pH值范圍是6.8-7.2.如果反應器內(nèi)的pH值超過這個范圍。則會導致產(chǎn)甲烷菌受到抑制,并出現(xiàn)酸積累,進而使整個反應器酸化。因此,反應器內(nèi)pH值范圍應控制在產(chǎn)甲烷菌最適的范圍內(nèi)。由于不同性質(zhì)的廢水有不同的pH值,為了保證反應器內(nèi)pH值的穩(wěn)定,防止酸積累而產(chǎn)生的對產(chǎn)甲烷菌的抑制,可采用向廢水中添加化學藥品如NaHCO3、Na2CO3、Ca(OH)2等物質(zhì)。
4、堿度
一般認為,進水水質(zhì)中堿度通常應在1000mg/L(以CaCO3計)左右,而對于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廢水,進水堿度:COD>1:3是必要的。有學者研究表明,在顆粒污泥培養(yǎng)初期,控制出水堿度在1000mg/L(以CaCO3計)以上能成功培養(yǎng)出顆粒污泥。在顆粒污泥成熟后,對進水的堿度要求并不高[2].這對降低處理成本具有積極意義。
5、微量元素及惰性顆粒
微量元素對微生物良好的生長也有重要作用。其中Fe,Co,Ni,Zn等對提高污泥活性,促進顆粒污泥形成是有益的。
此外,惰性顆粒作為菌體附著的核,對顆?;鹬e極的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投加活性炭可大大縮短污泥顆?;臅r間;在投加活性炭后顆粒污泥的粒徑大,并使反應器運行更加穩(wěn)定。
6、SO42-
關于SO42-對顆粒污泥的形成目前尚在討論中。據(jù)Sam-Soon的胞外多聚物假說,局部氫的高分壓是誘導微生物產(chǎn)生胞外多聚物從而與細菌表面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帶電基團的靜電吸引及物理接觸等架橋作用,構(gòu)成一種包含多種組分的生物絮體,從而形成顆粒污泥的必要條件,而有硫酸鹽存在時,由于硫酸鹽還原菌對氫的快速利用,使反應器無法建立高的氫分壓,從而不利于形成顆粒污泥,但有些國內(nèi)外外學者發(fā)現(xiàn)處理含高硫酸鹽廢水時,會有非常薄的絲狀體產(chǎn)生,它可作為產(chǎn)甲烷絲菌附著的原始核,從此開始顆粒的形成;硫酸鹽還原產(chǎn)生的硫化物與一些金屬離子結(jié)合形成不溶性顆粒,可能成為顆粒污泥生長的二次核。
7、接種污泥及接種量
一般來說,對接種污泥無特殊要求,但接種污泥的不同對形成顆粒污泥的快慢有直接影響。因此,保證污泥的沉降性能好、厭氧微生物種類豐富、活性高,對加快顆粒污泥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對接種污泥的量,有學者研究認為,厭氧污泥接種量為11.5kgVSS/m3(按反應區(qū)容積計算)左右時,對于迅速培養(yǎng)出厭氧顆粒污泥是合適的。這與國外學者推薦的濃度范圍10-20kgVSS/m3是相吻合的。
8、啟動方式
采用低濃度進水,結(jié)合逐步提高水力負荷的啟動方式有利于污泥顆粒化。這是因為低濃度進水可以有效避免抑制性生化物質(zhì)的過度積累,同時較高的水力負荷可加強水力篩分作用。
9、水力負荷
水力負荷太低,會導致大量分散污泥過度生長,從而影響污泥的沉降性能,甚至會導致污泥膨脹;但水力負荷過大,會對顆粒污泥造成剪切并會剝落未聚集細胞體的胞外多糖粘滯層而阻礙粘附聚集。因此,在啟動初期,應采用較小的水力負荷(0.05-0.1m3/m2˙h)使絮體污泥能夠相互粘結(jié),向集團化生長,有利于形成顆粒污泥的初生體。當出現(xiàn)一定量的污泥后,提高水力負荷至0.25m3/m2˙h以上,可以沖走部分絮體污泥,使密度較大的顆粒污泥沉降到反應器底部,形成顆粒污泥層。為了盡快實現(xiàn)污泥顆?;?,把水力負荷提高到0.6m3/m2˙h時,可以沖走大部分的絮體污泥。但是,提高水力負荷不能過快,否則大量絮體污泥的過早淘汰會導致污泥負荷過高,影響反應器的穩(wěn)定運行。
上一條
下一條
最新新聞
COOKIES
我們的網(wǎng)站使用 cookie 和類似技術來個性化向您展示的廣告,并幫助您在我們的網(wǎng)站上獲得最佳體驗。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參閱我們的隱私和 Cookie 政策
COOKIES
我們的網(wǎng)站使用 cookie 和類似技術來個性化向您展示的廣告,并幫助您在我們的網(wǎng)站上獲得最佳體驗。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參閱我們的隱私和 Cookie 政策
這些 cookie 是支付等基本功能所必需的。 標準 cookie 無法關閉,也不會存儲您的任何信息。
這些 cookie 收集信息,例如有多少人正在使用我們的網(wǎng)站或哪些頁面受歡迎,以幫助我們改善客戶體驗。 關閉這些 cookie 將意味著我們無法收集信息來改善體驗。
這些 cookie 使網(wǎng)站能夠提供增強的功能和個性化。 它們可能由我們或我們已將其服務添加到我們頁面的第三方提供商設置。 如果您不允許這些 cookie,那么部分或全部這些服務可能無法正常運行。
這些 cookie 幫助我們了解您感興趣的內(nèi)容,以便我們可以在其他網(wǎng)站上向您展示相關廣告。 關閉這些 cookie 將意味著我們無法向您展示任何個性化廣告。